白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双十二可以消失了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优惠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25/5788616.html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新熵,作者|白芨,编辑|月见

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美国最大的购物节“黑色星期五”在今年有所遇冷。

福布斯报道显示,与年相比,感恩节当天美国实体零售的客流量下降超过九成,原因是高峰被提前分流了——早在“黑色星期五”的一个月前,“黑五大促”商品已经遍布线下门店。AdobeAnalytics数据显示,在线上渠道,今年的黑色星期五销售额也略低于去年。

这与国内购物节的趋势如出一辙。活动周期的延长,加上成交额增速的放缓,正在给中美两国的零售盛宴降温。今年,天猫双十一总成交额增速仅为8.45%,而去年同期这一数据是9%。为了淡化“增速骤降”的信息,阿里巴巴取消了往年惯例的成交额实时大屏幕传统。

区别在于,在美国市场,购物节更多被作为释放需求的工具。罗斯福时代,零售商曾要求政府延长假期,以缓解行业内尖锐的流动危机。而在中国市场,购物节更多被作为平台业务的营销工具,阿里巴巴的BC业务与拼多多的3C业务都在购物节的营销轰炸中完成破圈。

在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阿里、京东、拼多多都不得不面对电商增速放缓、营销ROI增长放缓的质疑。作为应对,各大平台都在寻找增量空间,以应对线上流量红利的终结。在一片调整、转向的氛围中,双十一一反往年信息刷屏的强势姿态,而附属于双十一的双十二购物节,也难免受到双十一由热转冷的影响。

01办购物节还“划算”吗?

谁是购物节的狂欢者?答案似乎是不固定的。购物节的概念源自市场约定俗成的习惯——消费者在重要节日与家人吃饭并逛商场,零售商在这一天给出较平日更多的商品折扣;对商家来说,购物节有利于清理存货,补充更多的流动资金。上世纪30年代,美国零售商一度要求罗斯福政府延长“黑五”假期时间,以解决零售行业紧张的资金流动性问题。

这意味着,无论美国的黑色星期五购物节,还是国内的双十一购物节,本质都是对潜在消费需求的释放。在此基础上,平台为商品提供补贴,品牌承诺双十一产品打折,低价活动周期延长等等,都是释放需求的手段。

而现实情况是,从去年1月以来的新冠疫情爆发开始,受制于居民收入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CEIC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维持在4%左右,不复疫情爆发前8%左右的增长水平。

与此对应的,则是电商平台获客成本的急剧上涨。Bloomberg数据显示,自00年以来,国内三大主要电商平台的获客成本都呈现急剧扩张趋势。

这意味着,随着互联网流量红利的结束,包括购物节在内的电商平台营销正在迎来边际效益递减,单个购物节的破圈影响力也在逐步走低。

首先,双十一购物节经历了漫长的体量扩张过程。例如从年开始,双十一启动移动化进程,并提供了1%的订单量;年,饿了么等本地生活板块正式融入双十一促销环节,意味着购物节营销范围进一步向本地市场延伸。到目前,留给双十一“开源”的空间越来越少。

其次,自上线以来,双十一就面临商家备货与实际销量不等的矛盾。从年开始,天猫尝试通过全品类预售的方式解决商家的超额备货问题,并在年正式演变为从10月0日启动的双十一预售季。在此过程中,用户需求的提前递交为商家提供了缓冲时间。

除此之外,双十一周期的延长,也有利于电商平台坐收不同品牌的竞争收益。据腾讯新闻报道,小米曾在年双十一结束前两个小时紧急发放优惠券,用于在最终的双十一手机销售榜中超越华为。而在年双十一周期延长以后,相同品类的竞品从遭遇战变成持久战,这无疑加重了品牌负担。

尽管这种购物节由点到面的扩张有利于平台更全面地释放消费需求,但不利于活动整体影响力的破圈。例如,此前双十一单日活动中,消费者有提前规划、熬夜抢单的习惯。但在双十一周期延长后,折扣商品对消费者的冲击力直线下降。加上拼多多带动电商下沉浪潮后,补贴常态化正在各平台落地生根,双十一的影响力正在逐步走弱。

另外,双十一补贴规则的游戏化、复杂化趋势,也在提升普通消费者的参与门槛,而这与双十一“释放潜在需求”的初衷背道而驰。

0换个方式扩张

如果从业绩数据看,两大第三方电商平台阿里与拼多多的经营策略正在出现重大分歧。

从今年以来,拼多多营销费用增速快速走低,同比增速从今年一季度的78.31%下降至三季度的-0.1%,单季度营销费用从亿元下降至.5亿元。与此同时,拼多多一般与行政费用三季度同比下降9.17%,研发费用尽管同比增幅达到34.1%,但对比去年同期60.1%的增速水平仍然有所下降。

与此对应的,是阿里巴巴三季度营销费用66.1%的同比增速,较去年同期44.81%的水平有较大提升。但从研发费用与一般与行政费用增速看,阿里巴巴与拼多多一样执行了严格的费用控制,两项费用的同比下降都在0%以上。以自营为主的电商平台京东则在三季度迎来营销费用、一般与行政费用增速的快速走高。

从具体策略看,从今年一季度的董事长人事变动开始,拼多多正在走上一条营销收缩、研发扩张路线。在、双十一等购物节中,拼多多不再追求年百亿补贴的强势破圈效应。CEO陈磊称:“用户数量不断增加,用户需求多样化,我们也在不断微调ROI模型,最终宗旨是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

阿里巴巴则通过APP矩阵+供应链优化的策略解决流量危机。在财报会议上,阿里巴巴董事长张勇盛赞淘特.4亿年度活跃消费者的成绩。在阿里巴巴的设计中,淘宝特价版是淘宝的第二曲线,同时负责阿里巴巴对CM市场的建设任务。从去年四季度开始,淘宝用户增速呈现出显著的负增长态势,这迫使淘系电商急于创造更多需求。阿里巴巴首席财务官武卫表示,在上述新业务中,阿里并没有明确的盈利时间表。

显然,阿里巴巴与拼多多在今年的经营政策转变,都是对电商市场获客成本走高的应对措施。双方都选择了不同程度的开源节流措施,例如淘系电商更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