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能手“传帮带”
“今年,我又新种了30亩白芨,加上之前种的,大概有亩,走,我带你们去基地里看看。”记者一行刚到马厂村核桃林场,就看到林场负责人刘文龙正准备和云南省林科院的5名专家到基地里察看白芨长势。
年,刘文龙承包经营马厂核桃林场,在他的静心经营下,林场已经获得了马厂村的“一村一品”,获得“省级龙头企业”“州级现代农业庄园”等多个荣誉。“我是一名党员,还是村务监督委主任,我希望能够依托这片林场,把村民们带动起来,大家一起干。”
每年,刘文龙都会邀请专家免费为村民现场讲解核桃种植管理的专业知识。培训分两批开展,主要围绕核桃树修枝整形和病虫害防治进行针对性技术输出。
“刘主任不光免费给我们组织技能培训,还免费发放锯子、剪刀等工具,大家积极性都很高,每期都有50多人来参加,就连我们光明村的村民也争着来”。杨建萍是光明村的一名家庭妇女,她家离得近,所以经常在林场务工。现在通过技能培训,越来越多的村民掌握了核桃高效栽培技术,把核桃树培育得更加旺盛。
致富能手“传帮带”
核桃、白芨和肉牛是林场的三大支柱产业。刘文龙在亩核桃基础上,套种白芨亩,养殖肉牛余头,实现增收万元。产业壮大起来的同时,用工也不断增加。
“这里干活既方便,又灵活,一天工资80元,每个月我就能拿到0元,生活更加幸福了!”光明村张英开心地说道。林场优先吸纳当地村民在林场务工,并辐射周边其他村庄,最多时候来林场务工的人数达70余人。
“去年,村里的建档立卡户窦利辉从我这里“买”了6条小牛,总共3万6千元,目前,他家的牛还没有出栏销售。”作为赊销凭证,这张字据还保管在刘文龙的抽屉里。年起,刘文龙为了带动当地建档立卡户发展肉牛产业,以赊销的方式把小牛卖给卡户,每头小牛多元,截至目前,已经卖了头,“红利”惠及全村20多户建档立卡户。
在特色产业培育中,马厂核桃林场实现了党支部、卡户和基地的“三捆绑”,全村62户建档立卡户以每户元入股到林场中来,每户每年都有分红,同时,村党总支将10万元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入股到林场里,每年分红多元。
云南网记者博达通讯员茶志军李雪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