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荚歌诀》
皂荚,这一古老的草本植物,以其独特的辛温之性和微毒,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它不仅能祛风、除痰、化湿、解毒,还是治疗口眼歪斜、脑中风、头风头痛及痰喘促等病症的良药。此外,皂荚刺更是消肿排脓的利器,同时还能杀虫疥癣,治疗便毒等病症。值得注意的是,皂荚的子与根皮也具有显著的功效,但使用时需特别留意皂荚子的毒性。
中药科普
探索草本植物的奥秘,了解中药材的独特魅力。在中药的广阔天地里,皂荚以其独特的功效和丰富的应用,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员。让我们一起走进中药的世界,感受皂荚等草本植物的神奇与魅力。皂荚,亦被称作皂角、鸡栖子或大皂角,是豆科植物皂荚的成熟果实。它味辛、性温,并带有一丝微毒。这种草药能够祛风痰、除湿毒,并具有杀虫的功效。在医学上,皂荚常被用于治疗中风口眼歪斜、头风头痛、咳嗽痰喘等症状,同时对于肠风便血、下痢噤口以及痛肿便毒、疮癣疥癌等病症也有显著疗效。临床使用时,常用量为9至5克。
皂荚的验方精选
皂荚,这一神奇的草药,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独特的药性和功效,使得它在治疗多种病症时都能发挥出色的作用。以下是皂荚的一些验方精选,供大家参考。
皂荚的验方精选
皂荚,这一传统的中药材,在医学领域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其独特的药性和多种功效,使得它在治疗多种病症时都能发挥显著的作用。以下便是皂荚的一些经典验方,涵盖了从中风到肠梗阻的多种病症,供大家参考。
皂荚的验方精选
皂荚,这一古老的中药材,在医学领域中一直备受推崇。其独特的药性和广泛的应用范围,使得它在治疗多种病症时都能发挥显著的效果。接下来,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些关于皂荚的经典验方,让您了解其在不同病症中的应用方式。
验方对于耵聍栓塞的治疗,我们可以使用皂荚。将皂荚掰成寸长的小段,加入毫升水,用文火煎煮至毫升,然后过滤并加入防腐剂。最后,每次滴耳时使用2~3滴即可。
验方若要治疗痈疽恶毒(欲破未破者),可以尝试以下验方。将皂荚刺飞尖30克与乳香、没药、当归、川芎、甘草各6克,以及白芷、花粉、金银花各5克一同煎煮。用水和酒各2碗煎至碗半,然后内服。此验方既可用于治疗未成脓的痈肿,也可用于已成脓的溃破。
验方对于疸瘰恶疮的治疗,我们可以使用烧存性的皂角刺和少许白芨研成粉末,然后敷在患处。此方法出自《仁斋直指方》。
验方若要治疗乳痈,可以使用烧存性的皂角刺30克与蚌粉3克混合研磨。每次服用3克,用温酒送服。此方法同样出自《仁斋直指方》。
验方对于无头疮肿的治疗,我们可以使用阴干并烧灰的皂角刺研成粉末。每次服用9克,用酒调和后服用,并嚼葵菜子3~5个送下。此方法出自《儒门事亲》。
验方若要治疗痔疾引起的肛边痒痛,可以尝试以下验方。将皂荚刺60克烧至烟尽,与臭愕皮30克、防风30克、赤芍30克、枳壳30克一同捣罗成末。用酽醋毫升熬至一半成膏后,加入剩余药物和丸如小豆大。每次食前用防风汤送服20丸即可。此方法出自《圣惠方》。
验方若要治疗腹内肠脏生疮,可以使用皂角刺煎汤服用。不拘多少皂角刺与一碗好酒一同煎煮至七分后温服即可。或者选择水煎服也可达到治疗效果。《兰氏经验方》中提供了此方法。
验方对于胎衣不下的治疗,我们可以使用烧为末的皂角刺每服3克用温酒调下即可。《妇人良方补遗》中记载了此方法。
《验方7》
对于小便淋闭的治疗,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将皂角刺烧存性,与破故纸等分研成粉末,用无灰酒送服。此方法出自《圣济总录》。
《验方8》
若要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我们可以使用9克皂角刺进行水煎,早晚分两次服用。同时,皂荚子也具有一定的疗效,它辛温而有毒,能润燥通便、祛风消肿。对于大便燥结、肠风下血、下痢里急后重等症状,常用量为5~9克。
《验方9》
若要治疗肠风下血,我们可以尝试使用皂荚子和槐实各30克。先将粘谷糠炒香,然后与这两种药材一同研成粉末。每次服用时,用陈粟米饮送下3克即可。
《验方20》
针对里急后重的症状,我们可以使用枳壳和皂角子各适量,炒干后研成粉末,再用米饮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药。每次服用3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
《验方2》
若要治疗下痢不止,我们可以将皂角子瓦焙后研成粉末,与米糊混合制成梧子大小的丸药。每次服用五十丸,用陈茶送下。
《验方22》
对于腰脚风痛、无法着地行走的情况,我们可以使用皂角子。将其洗净后,以少酥熬香并研成粉末,再与蜜一起制成梧子大小的丸药。每次服用30丸,空腹时用蒺藜子、酸枣仁汤送下。
《验方23》
若要治疗瘰疬满项肿痛,我们可以使用个皂角子,加入升半酒和30克化破砂。将这些材料混合后慢慢浸泡七日,然后用文武火熬煮至酒尽。每次临睡前含化3粒即可。《博济方》中提供了此方法。
《验方24》
若要治疗各种疔肿,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取适量皂荚子,去除仁后研成粉末,直接敷在患处。此方法源自《千金方》。
《验方25》
针对肺脏风毒的问题,我们可以尝试使用皂荚根皮。将阴干并炙黄的皂荚根皮,与蒺藜子、黄芪、人参、积壳和甘草等分研成粉末。每次服用3克,用洪汤送服。此方法摘自《普济方》。
《验方26》
对于产后肠脱不收的问题,我们推荐使用以下方法。取皂荚树皮克、皂荚核00克、川栋树皮克以及石(炒后去心)00克,研成粗末后煎汤。趁热用物品固定患处,进行熏洗。清洗后,服用补气丸药,并仰卧休息。《妇人良方》中提供了此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