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蒙兆坤,是平塘县大塘镇洋方村摆角组村民,也是摆角组的组长。摆角组全组共有40多户人家,在脱贫攻坚开展之前,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堆满各种杂物,路上到处是牛屎,甚至一到下雨天都找不到干净的地方走路,摆角组的面貌可谓是“脏乱差”,没有任何公共基础设施,人们的业余生活单调,集体观念淡薄。
脱贫攻坚开始后一段时间,我有幸被村民推举为摆角组的组长。在驻村网格员石家勇主任的带领下,首先对寨上的环境下手。
我们全村老少开始对寨上的环境进行大整治大处理,石主任几乎每天都会从村里面赶过来参与我们,没过多久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开始变得干净整洁,村民们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有时候有些项目的补贴资金不够,村民们自己集资也乐意。
年稻田养鸭项目下来,我自己领取鸭苗只,补助折款0元,当年自食和出售成品鸭增收多元。对于中药材种植项目,领取白芨株,白术种60斤,种苗株,肥料30包。
年养鸡项目,领取绿壳鸡90只,补助折款元,次年自食和出售成品鸡和鸡蛋增收多元。
此外,我还参加了平塘县协和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参与年黑猪养殖项目,年分红元。年参与花椒种植项目,领取花椒苗10株。
今年参与稻田养鱼项目,领取鱼苗37公斤,复合肥公斤,农药6亩。我从年至今从事生态护林员工作,每月工资有元。寨上每家每户都参与了各式各样的项目,也获得不错的收入,为脱贫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在作为摆角组组长的这段时间里,有质疑、有反对、有争吵,但好在最后大家都把寨上的发展作为头等要事,通过沟通协调处理好问题,曾经的摆角组已经成为历史,如今的摆角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大家有信心守好这份成果。
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胜阶段,为了打好这场脱贫攻坚战役,迎接同步小康的到来,村民和网格员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有些村民们以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慢慢消失,大家从心里明白,要想真正的脱贫,只有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财富,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陈庆 整理
编辑徐涛
编审尹长东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