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标题:《天门革命老区行:这个镇走出了吴子杰、黄忠学、李国良三位开国将军》
2日,记者走进天门蒋场镇
瞻仰了蒋场先烈陵园
蒋场镇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是全省重点老区乡镇之一
年,鄢洪茂等青年学生到外地求学,在校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春,鄢洪茂等受中共武汉地方执行委员会的派遣,回到家乡,建立了青年团特别支部,从中培养骨干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先后发展了李国良等十余名党员。年9月,建立蒋场乡苏维埃政府。年,贺龙领导的红八师进驻蒋场。
在革命战争年代
蒋场镇这块红色沃土上,走出了
吴子杰、黄忠学、李国良三位开国将军
被人们誉为“将军镇”
蒋场老区人民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将军村”赛发展旧貌换新颜
蒋场镇的将军路村、柳口村和张庙村,分别是吴子杰、黄忠学、李国良的诞生地。这三个“将军村”的村“两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振兴乡村尽职尽责,使村容村貌大大改观。
将军路村,是全省重点扶贫村。该村依托荆半夏合作社、峰凡菊花种植合作社大力发展药材种植,采取贫困户带地入社、土地流转等多种形式,让每一户都有一项以上增收致富的主业,掌握一门以上就业创业技能,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
柳口村,在交通部门、爱心人士和市老促会的支持下,全村修建通村通组道路和生产路4.5公里,基本解决了出行难问题。新建了柳口泵站等一批水利设施,菊花、半夏、黄蜀葵等中药材基本形成产业。
张庙村,不仅修建了通村公路,还新建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全村有线电视、网络全覆盖,95%的农民住上了小洋楼,50%的农民购买了小汽车,90%的农民用上了自来水,90%的农户露天厕所得到了改造,天然气管道已安装到村,今年有望用上天然气。
在蒋场镇张庙村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核心师范区,市老促会会长黄和平(中)同蒋场镇镇村干部等了解生物防治情况。△
“中药材”遍地开花特色凸显
以中药材、蔬菜种植和虾稻共作为主,蒋场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该镇坚持“药材主体地位”不动摇,以云腾菊业为龙头,围绕菊花、半夏、黄蜀葵、元胡四大品种,在堤湾、李场、官河、张庙4个重点村,建设精品示范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全力打造中药材重镇。去年,云腾菊业销售收入达万元。
村民正在采挖白芨
白芨、丹参、元胡、黄蜀葵……这些不起眼的种苗,在蒋场镇中药材种植户的眼里,却是不折不扣的“金娃娃”。一批批视野开阔、敢想敢拼的新型农民,演绎着全新的“土里刨金”故事,目前,全镇药材种植品种已达10个,面积达到1.5万亩,带动了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增收脱贫。
同时,该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虾稻共作。全镇目前已发展虾稻共作面积多亩,养殖户余户。
“凤还巢”给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蒋场镇大力实施人才回归战略,鼓励引导在外乡贤抓住契机,回乡兴业,助推乡村振兴,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吸引更多有识之士到蒋场投资。
彭刘村发展顾问李昌平在该村征地20亩,建设锦延食品工业园,正在进行厂房建设;蔡潭村李利刚心系家乡发展,回天门创办豪迪木业,落户小板卓尔工业园,已开工生产;琳荟新材料已进行工商注册,正在选址环评。
推广▽
来源|天门日报全媒体记者谢红艳摄影:刘银斌
编辑|尹芳审核|郭少芳
新闻|-
广告|-
近期精彩阅读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