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帮
白芨在田间管理除草要求很严格,种植好喷洒乙草胺封闭,白芨苗出齐后。5---6月份白芨生长的很旺盛,杂草也长的很快,进行除草。除草结合搂松畦面,除草时要浅锄,免得伤根。
2、追肥
白芨是喜肥的植物,每个月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或稀薄的人畜粪尿,7---8月停止生长进入休眠,但是要防止杂草丛生。
3、灌溉和排水
白芨喜阴,经常保持湿润,干旱时要浇水,7~9月份早晚各浇一次水。白芨又怕涝,大雨及时排水避免伤根。
(三)病虫害防治
1、烂根病
南方多在春夏多雨季节发生。防治方法:注意排涝防水,深挖排水沟。造成烂根的原因有:浇水过多,根系缺氧烂根,松土放商;根腐病;立枯病等。用多菌灵加福美双加复硝酚钠倍水溶液灌根(渗透根部)5-7天再一次即可缓慢生根和恢复生长。
2、地老虎、金针虫
可人工捕杀和诱杀或拌毒土,用地虫绝施入床上。用50%锌硫磷乳油倍液液浇灌床上。
五、采收加工白芨种植2--3年后,9--10月份地上茎枯萎时,把挖块茎去掉泥土,进行加工。将块茎单个摘下,选留新秆的块茎作种用,剪掉茎秆,在清水中浸泡1小时后,洗净泥土,放沸水中煮5~10分钟,取出炕至全干。去净粗皮及须根,筛去杂质。一般亩采收鲜品-公斤,可加工--公斤。以个大、饱满、色白、半透明、质坚实者为佳。六、有效成分块茎含有淀粉、葡萄糖、挥发油;根含有白芨甘露聚糖。
03
常用化肥施用技术
1、碳铵: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各类常用化肥施用技术型土壤,对土壤无不良影响。可以用作追肥或基肥,但必须深施,并立即盖土,以避免氨的挥发损失和熏伤作物茎叶。作基肥时,把碳铵翻入地下,然后耙平。作追肥时,应掌握深施立即盖土并及时浇水的原则,深度7-10厘米,一般每亩施15-20千克。碳酸氢铵不宜作种肥也不能和碱性肥料如草木灰等一起施用,以免氨的挥发损失。
2、尿素:对作物和土壤无不良影响,吸湿性强。适于各种土壤,可作基肥、追肥和根外追肥。尿素含氮量高,一般亩施10-20千克。尿素必须经4-7天分解才能被作物吸收,施用日期应比其他氮肥早4-7天。在旱地施用,不论作基、追肥,还是干、湿施,都应深施盖土。由于它不含有害成分,所以适于根外追肥,施用浓度0.5%-1.0%。
3、磷肥(包含钙镁磷和过磷酸钙):作基肥时,可与有机肥混合堆沤30天左右,然后在耕地时撒施,翻入地下。每亩35-50千克。作种肥时可采取沟施或穴施(过磷酸钙不能和种子接),每亩5-10千克。作物生育后期如磷不足,可根外喷磷,方法是50千克清水加过磷酸钙0.5-1千克。浸泡一昼夜,滤去渣滓即可使用。根外喷磷亩用液量40-50千克。在阴天或傍晚喷施。
4、钾肥:经常施用氯化钾和硫酸钾会提高土壤酸度,其中氯化钾酸化土壤的程度较硫酸钾大,造成钙的流失也较大,因而会引起土壤板结。两种钾肥都可作期肥和追肥。作基肥时与有机肥、钙镁磷肥和骨粉等混合施用效果好。一般要将大部分作基肥,少数作追肥,而且以条施或穴施为好,水稻田可撒施,每亩施用量一般为10-20公斤。对一般作物来说,氯化钾和硫酸钾的肥较大致相同。
5、施肥须采用“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施肥原则,否则容易造成土壤板结。
田间管理(细节)田间管理,是保证药材生产,获得高产优质一项要的技术措施。由于各种药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以人们对药用部位需求不同,其栽培管理工作有很大差别,要努力做到及时而充分满足各种药用植物不同生育阶段中对温度、水分、光照、空气、养分的要求,综合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克服自然灾害,以确保优质高产。
04
灌溉
1、灌溉原则灌溉量、灌溉次数和时间要根据药用植物需水特性、生育阶段、气候、土壤条件而定,要适时、适量,合理灌溉。
2、灌溉种类主要有播种前灌水、催苗灌水、生长期灌水及冬季灌水等。
3、灌溉方法分沟灌、畦灌、喷灌、滴灌、渗灌、浇灌等。
??(1)沟灌法即在垄间行间开沟灌水,灌水沟的距离、宽度应根据植物的行距和土壤质地确定。沟灌适用于条播行距宽的药用植物。沟灌的优点是侧向浸润土壤,土壤结构破坏小,表层疏松不板结,水的利用率高。
??(2)畦灌法本法是将灌溉水引入畦沟内,使水流逐渐渗入土中。畦灌法适用于密植及采用平畦栽种的药用植物,如红花、北沙参等。缺点是灌水欠匀,灌后蒸发量大,容易破坏表层土壤的团粒结构形成板层,空气不流通,影响土壤中好气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因此,灌后要结合中耕松土。
??(3)喷灌、滴灌法是近年来发展的新型灌溉方式,优点较多,如喷灌,雾点小,均匀,土表不易板结,节水和节约劳力。滴灌,是使灌溉水缓缓滴出,浸润作物的根系土壤,能适应复杂地形,尤适用于干旱缺水地区。
??(4)浇灌法用喷壶或皮管浇水,仅适用栽培小面积药材使用,但阳畦育苗时使用广泛。
??(二)排水
??排水是以人工的方法排除土壤孔隙中的水分和地面积水,改善土壤通气状况,加强土壤中好气微生物的作用,促进植物残体矿物化,避免涝害。
1.明沟排水即在田间地面挖沟排水。此法简单易行,但占耕地较多,肥料易流失,沟边杂草丛生,容易发生病虫害,影响机械化操作。
2.暗沟排水即挖暗沟或装排水管排水。暗沟排水可节省耕地,在大面积生产时可采用。
??(三)中耕、除草、培土
??中耕除草是药用植物经常性的田间管理工作,其目的是:消灭杂草,减少养分损耗;防止病虫的滋生蔓延;疏松土壤,流通空气,加强保墒;早春中耕可提高地温;可结合除蘖或切断一些浅根以控制植物生长。中耕除草一般在封垄前、土壤湿度不大时进行。中耕深度要看根部生长情况而定。根群多分布于土壤表层的宜浅耕,根群深的可适当深耕。中耕次数根据气候、土壤和植物生长情况而定。苗期杂草易滋生,土壤易板结,中耕宜勤;成株期枝叶繁茂,中耕次数宜少,以免损伤植物。此外,气候干旱或土质粘重板结,应多中耕;而后或灌水后,为避免土壤板结,待地表稍干时中耕。
??培土能保护植物越冬过夏,避免根部裸露,防止倒伏,保护芽苞,促进生根。培土时间视不同植物而定,一、二年生植物,在生长中后期可结合中耕进行,多年生草本和木本植物,一般在入冬结合越冬防冻进行。
05
覆盖
??利用枝叶、稻草、麦秆、谷糠、土壤等撒辅在地面上,叫覆盖。覆盖可改善畦面生态环境,防止土壤水分蒸发,使土壤不易板结,改善土壤肥力,并有保温防冻防止鸟害和杂草等作用,有利于出苗、移植后的植株成活和生长。
(七)遮荫与支架
??对白芨这类喜阴的植物,在其苗期为避免高温和强光危害,需要搭棚遮荫。根据不同区域的光热条件和生长发育时期对棚内透光度进行合理的调剂。至于棚的高度和方向,则应根据地形、气候而定。荫棚材料应就地取材,做到经济耐用。
(八)整枝
??整枝是通过修剪植株枝叶来控制植物生长的一种管理措施。整枝后,可以改善通风条件,加强同化作用,调节养分和水分的运转,减少养分的无益消耗,提高植物的生理活性,从而增加植物的产量和改善药材品质。
提示(以上尽供参考)。
文章来源: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