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贫困户谢发前试种白芨引领群众开启致富之门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有什么药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50616/4639949.html

近日,走进水富县两碗镇石燕贫困村,沿着蜿蜒盘山公路来到跳灯村民小组探访试种名贵中药材白芨的贫困户谢发前,一路上,只要问及谢发前,当地群众第一句话就是:“你是去看他种植的白芨吧,他是我们山里面比较相信科学的人。”

石燕村山高坡陡、崇山峻岭,是全县12个贫困村之一。谢发前就住在该村海拔近米的半山腰跳灯村民小组。

他家5口人,3个儿子,48岁的他年得了骨瘤,老婆也患上了肺结核。他的家与多数传统农村家庭一样,住在大山深处,自然条件较差,家庭收入来源单一,加之两老口因病治疗欠下数万元债。年初,经村民小组推荐、各级审定被列为因病返贫的贫困户,但谢发前不等不靠,去年毅然把一个儿子送去当兵,让其余两个儿子和老婆外出打工,而他却在家里鼓动自己的营生—依靠科技种植中药材白芨。

说起中药材白芨种植,要从他医院检查治疗脑上长的骨瘤谈起,当时医生给他说,你这个骨瘤还不急做手术,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平时多用白芨泡水喝。为节省家庭开支,他回来后就到山上寻找野生白芨块茎供自己药用。有一天他突发奇想:能不能把野生白芨采挖回来做种子,迁到自家承包地里种植呢?如果这样可以的话,那肯定比种庄稼划算多了。他敢想敢干,不仅自己上山采挖野生白芨块茎作种子,还发动其它群众帮忙寻找,自己出50元/斤购买,并精挑细选栽种在地里,他一边种一边观察白芨生长习性,在科技管理部门少量科技试验示范经费的扶持下,他采用林下、露地、棚内等科技栽培试验示范,不断摸索实践经验,由原来的门外行变成远近闻名的土专家。

在他种植的白芨地里看到,白芨苗壮株粗、长势喜人,有开紫花的,也有开白花的,花色十分艳丽,并有含苞结籽的。他顺手在地里扯了一株长势较好的,块茎大约有0.4斤重,他说这已经种植一年多了,若再过两年采收至少要达到0.8斤重,种植效益相当好。据他介绍,白芨市场需求量巨大,野生资源枯竭,发展中药材白芨种植能获得丰厚的利润。

谢发前还表示,他不仅自己把白芨要种好,而且要引领周围贫困群众种植白芨走共同增收致富之路。目前,几乎每天都有本村及邻近村的群众到他基地参观,想跟他学习种植白芨,也有外地群众打电话咨询,要求他介绍种植技术和经验的。为此,他建立了种子和块茎繁育的苗圃,为需要种植的农户提供种苗,随时抽空免费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毫不保留地传授种植秘籍。在他的引导下,仅跳灯、万龙村民小组就有8户贫困户种植白芨3亩多,这几户农户三年后将增收30多万元。

谢发前勇于钻研运用科技、勇于实践探索的精神,激励周围乡邻,深深感动笔者。话别时,他站在自己的白芨地里,不时顺手拔掉新长出的杂草,相信他的“小康梦”越来越近!

作者:杨明富

来源:云南北大门网

编辑:实习生罗欣

审稿:杨文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