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李定球带头种良药白芨治贫疾 [复制链接]

1#

本报通讯员李衡记者蔡立平

刚过去的十月,是安化县柘溪镇广益村村民喜迎丰收的日子,曾经的他们靠着中药材白芨正日渐富裕起来。

而这变化的背后,少不了广益村致富带头人李定球的功劳。

李定球年开始商海闯荡,积累了丰富经商经验和创业资本。年一次回乡探亲,他看到家乡贫穷面貌与外界反差极大,便毅然回乡创业。凭着多年在外经商的敏锐嗅觉,经过观察与探究,他发现白芨市场看涨,便萌生了种植白芨的主意。

“年白芨不到20元一公斤,年涨至每公斤元左右。村民纷纷上山采挖野生白芨,收益可观。我当时想,市场上主要是野生白芨,总有挖光的一天,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尝试人工种植呢?”说起10年前二次创业的往事,李定球依然激动不已。

柘溪镇是集移民区、库区、城郊于一体的小镇,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镇域内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土壤土质特别适合野生白芨生长,但掌握白芨培育技术并不简单。年,李定球从精挑细选种苗,到移栽试种,经过3年反复摸索,终于试种成功,掌握了紫花白芨人工种植技术。

年,他将试种的1亩白芨扩大到10亩。按当时鲜块茎收购价每公斤元,亩均产公斤,产值达27万元,净赚23万元,李定球捞到了种植中药材的“第一桶金”。

李定球种植白芨致富的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不少村民跃跃欲试,但价格高昂的白芨种子让有想法的村民望而却步。为了带动贫困村民种植白芨,李定球免费向村民提供种苗、有机肥和农药,并亲自教授种植技术,承诺按行情保底价回收,这让大家吃了定心丸。

在李定球的帮助下,贫困户谌进军自年底开始种植白芨。去年,他采挖0.2亩地白芨,就卖了5万多元,顺利脱贫。年3月,李定球在广益村成立了安化益生中药材种植合作社,村里28户贫困户入社,带动贫困户78户、共人脱贫致富。目前,广益村中药材种植面积达亩,户均年收入都在4万元以上。

柘溪镇为推进产业扶贫,立足境内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较好的资源优势,打“生态”牌、走“绿色”路,拓展中药材、黄桃、柑橘和茶产业。全镇2个贫困村成立了11家种养专业合作社,贫困村产业覆盖率%。梨坪村修建毛茶加工厂,帮助36户个贫困户每年创收近元。

作者:李衡蔡立平编辑:卜胜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