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扶贫故事党建引领路子宽,我把青春 [复制链接]

1#

我叫岑委周,年1月,我从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水务局到独山县基长镇董秧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从机关到基层,如何快速转变角色,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成为我首要解决的问题。

为此,到村后我走家串户,与群众交流谈心,了解困难群众的家庭情况、致贫原因等,同时收集群众自身发展的意愿,逐步弄清村情民情。董秧村11个村民小组21个自然寨户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户人。了解情况后,在忐忑的同时,更觉得肩上多了一份责任。

岑委周在认真工作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我意识到必须牢牢抓住党建促脱贫这个“牛鼻子”,抓好班子建设,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年8月,董秧村成立了党总支,下设董秧村农民专业合作、劳务输出、老年党支部三个支部,在各村民小组成立党小组,让农村党员亮身份、亮承诺,充分发挥农村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利用“三会一课”等,组织党员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

岑委周与群众交心谈心

为补齐短板,我借助“娘家人”帮扶优势,为村里争取建设饮水安全工程5个,农田水利灌溉沟渠2.5千米,全村安全饮水实现全覆盖。同时,与电力、交通、通讯等专班对接协调,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问题,全村通组路全部完成,4G网络实现全覆盖。通过实施危房改造项目,实现安全住房全覆盖。  
  “家有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要想致富就必须发展产业。我组织同事们入户走访宣传、召开群众会等,了解群众发展意向,积极动员群众参与农业产业发展。

董秧村董灯组,小朋友在新建的广场上玩耍

在持续巩固种桑养蚕主导产业的基础上,相继发展中药材(白芨、刺梨)、精品蔬菜等产业,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模式,让农户通过入股、务工等形式实现增收。全村发展桑园余亩,建成蚕房平米、白芨余亩、刺梨余亩,精品蔬菜余亩。

董秧村董灯组人居环境整治成效

年,独山县“七一”表彰大会中,董秧村被评为全县优秀基层党组织,我个人也荣获“全省脱贫攻坚优秀村第一书记”的荣誉,这让我倍感鼓舞,也更加坚定了我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我将继续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把青春写在扶贫路上。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莫宇整理

编辑杨羽

编审杨仪肖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