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曲靖讯近年来,陆良县林草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探索出了一条共创绿色美丽家园、共奔美好小康生活的共富之路。
在认识上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先导。陆良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均把生态立县作为重要战略思想,强调“任何形式的开发利用都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进行,使爨乡大地更加山青水秀,使经济社会在资源的永续利用中良性发展”。坚持算好“绿色账”、走好“绿色路”、打好“绿色牌”的思路。县人民政府为拓宽林业生态建设融资渠道,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推进森林城市项目建设,其中林业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万元,推动生态扶贫。
在发展规划上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谋定而后动,规划先行。依托和发挥贫困地区生态资源禀赋优势,选择与生态保护紧密结合的特色产业,将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加快发展“林木+林旅+林下”绿色立体循环经济。大力发展以林果、林药、林菌为主的林下经济50万亩,产值达2.6亿元。其中,核桃种植面积12万亩,产值万元,林下秋洋芋6万亩,产值1.8亿元;滇重楼、滇黄金、白芨、黄芪等林下中药材种植达余亩,成为山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着力壮大旅游产业,整合全县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围绕花木山、五峰山、终南山、牛首山、竹子山等森林公园、彩色沙林国家4A级景区、湿地公园,革命老区红色教育基地,目前,已建成活水小树林、龙海农家乐、三岔河白水塘、马街五峰山、小百户永清、芳华莲花田等数十户农家客栈乡村旅游示范点,重点打造了龙海乡乡村旅游精品线,开发了五峰山森林旅游等景点,据初步统计,全县年均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20.2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近万元,带动60余户贫困户脱贫。
在产业合作上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县林草局对口帮扶的龙海乡小寨村委会,位于高冷凉山区,石漠化面积达51%。由于缺水严重,当地无法种植烤烟类经济作物,只能栽种包谷、洋芋、荞等粮食类作物。
县林草局派出的2位驻村干部同龙海乡党委、政府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将适应当地气候的“臭参”(云南参)作为主攻产业。从气候条件到地理位置、从种植规模到市场需求、从产业优化到区域布局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分析,引导群众算好经济账,积极种植“臭参”。渐渐地,“臭参”种植户数从最初的几十户变成了多户,逐步规模化种植,且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去年全乡种植“臭参”亩,平均亩产值元左右,总收入突破万元。
在小寨村委会,已经脱贫摘帽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陈国云正在自家地里翻挖“臭参”。他高兴地说:“今年我家种了5亩‘臭参’,大概能够收入3万多元。”去年12月,依靠种植“臭参”增收致富的小寨村被评选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如今,绿色发展理念在扶贫产业对接中全方位体现。县林草局同帮持乡镇齐心协力,利用森林特色资源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把生态产业链延伸到农家,贫困人口通过参与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和发展生态产业,收入水平明显提升,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从根本上挖掉生态致贫的“穷根”。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体现在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决胜决战脱贫攻坚之际,陆良县林草局进一步致力于把生态扶贫、生态协作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让生态文明真正惠及全县广大人民群众,奋力在爨乡开启一条绿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