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丰收礼赞大地颂歌正安山野有药香满园沁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 http://www.jk100f.com/

凤仪、瑞溪的白茶,桴焉、新州的方竹,安场的野木瓜,市坪的辣椒红彤彤……金秋9月,在遵义市正安县这片田野上,到处能看到五谷丰登的景象,闻到瓜果飘出的清香,听到人们欢乐的笑声。

近年来,正安县立足生态资源优势,以“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发展木瓜产业(赵永章)

正安,顶着多块“国字号”招牌,有着中国白茶之乡、中国野木瓜之乡、中国吉他之乡等享誉中外知名品牌。近年来,正安围绕“2+4”产业发展思路,坚持“长在山上、短在耕地”的产业规划,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着力壮大以白茶和方竹为主的两大长线产业,因地制宜发展“以辣椒为主的蔬菜产业”“以白芨为主的中药材产业”“以生猪为主的生态畜牧业”和“以野木瓜、核桃、花椒为主的木本特色短线产业”,提升产业扶贫实效,促民增收。

正安县怡人茶业有限公司工人在晾茶青(赵永章摄)

走进正安县白茶基地,大片的茶园随坡起伏,在微风中漾着绿浪,近年来,正安县把发展茶产业作为攻坚深度贫困的重要举措。年起,正安以每年净增茶园5万亩的速度大抓基地建设,掀起了全县倾力发展茶产业的高潮。截至目前,全县31万亩茶园覆盖20个镇(乡、街道)余个行政村,涉及贫困乡镇17个,贫困村48个,带动全县种茶农户户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  “如今农民每亩地采茶青的收入可以达到1万到1.2万块钱。”正安县茶产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普通的红茶、绿茶加工后价格很低,我们现在养茶树、采茶青,一茶一叶都精细对待,增加了它的产值。优质的白茶零售价可高达元一斤,为农户增收提供了助力。

“白芨三年采收一轮,亩产斤,每斤40元,亩产值达12万元,除去7万元的成本,纯收入达5万元,种了一辈子的地,从来不知道土地可以这么值钱。”在桴焉镇桴焉居白芨采收现场,群众郑维秀笑开了花。正安县桴焉镇引进遵义市黔北绿野科技产业有限公司,通过“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方式,在桴焉居、坪生村、四联村等地陆续种植白芨余亩、前胡亩、玄参亩,并建起了桴焉镇药博园示范基地。当前,该基地白芨成熟面积达亩,总产值可达0万元。

年初,正安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后增加“短平快产业”,将调减下来的玉米面积全部种上白茶、中药材、方竹、高粱等作物。另外,今年正安水稻种植12万亩、商品蔬菜12万亩、玉米种植2.9万亩、中药材6万平方米(含花椒3万亩)、马铃薯种植22.6万亩、秋杂粮种植5.6万亩、高粱订单种植4万亩、红苕种植15万亩。

安场镇胜利居村民正在堆放高(赵永章摄)

在正安县乡间,田边土角,房前屋后,随处可见红彤彤的高粱。农户在政府的引导下,发展有机高粱。走进和溪镇马鞍村田坝组,亩连成一片的高粱基地里人声鼎沸,30来位村民正忙着收割。红彤彤的高粱映红了天,和巍巍的天楼山、清澈的芙蓉江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丰收画卷。马鞍村琼维果蔬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田坝发展有机高粱核心基地亩,田坝村民将土地流转给大户进行种植,村民通过在基地上从事翻犁土地、育苗、种植、管理、收割等务工,增加家庭经济收入。该村在基地的示范带领下,户散户种植亩高粱,加上种植基地共计亩,今年全村预计能产出高粱30余万斤,产值达余万元。  “今年,正安实现‘短平快产业’产值达13亿元、畜牧业产值25亿元,粮食产量达到15万吨以上,其中水稻4万吨、玉米10万吨、高粱1万吨、马铃薯4.4万吨(折粮)、秋杂粮0.35万吨和红苕3万吨。”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昌鹏满怀信心地说。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郑德忠孟锦群

编辑徐春燕

编审陈富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