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太阳爬上高黎贡山顶,金黄的阳光铺洒在怒江州贡山县捧当乡永拉嘎村四组的白芨种植基地,在种植基地里,丰会花正忙着锄草,在丰会花的精心呵护下,一棵棵、一簇簇的白芨苗变得更加茁壮。
丰会花在种植基地锄草记者李欧摄
与祖祖辈辈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相比,丰会花成了专业农民,她现在是贡山县丰源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不仅要自己致富奔小康,还要带动农户发展产业。
在丰会花家今年新盖的三层楼房里,她告诉记者,合作社以“合作社+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运行,目前共有社员户,人(带动建档立卡人户户,共人),现有白芨种植面积47亩、重楼种植面积10亩、黄精种植面积94亩、黄芩植面积.4亩。自年合作社成立以来,合作社优先聘请当地建档立卡户进行务工,截至目前,共聘请务工人数达余人次,共支付务工费用00余元,户均增收元。与此同时,合作社还主动吸纳一部分无法出远门务工的人员,就近解决了村民务工的需求。合作社预计年下半年采收年种植的47亩白芨,按当前市场价进行估算,预计收入万元。
丰会花在向记者介绍合作社记者李欧摄
如今,种植基地里的中药材长势良好、合作社运营稳定,社员们对种植药材致富奔小康更有信心了。
“晚干不如早干,人不能等着,你不干就没有收入,只要管理和技术上到位,就一定能成功。”对于发展产业带动农户致富奔小康,贡山县独龙江乡龙云村监委会主任张志辉同样充满信心。
张志辉接受记者采访记者李欧摄
年从云南师范大学毕业后,张志辉选择回到家乡。刚回家时,张志辉选择了养鸡,但由于当时交通不便,等鸡可以出栏的时候,却卖不上好价钱,于是,他就转向了养蜂。如今,张志辉一共养了二十多箱蜜蜂,今年的蜂蜜已经被预订完了,一年能增收七八千元,目前带动了5户建档立卡户养殖蜜蜂,去年人均分红超元,下一步,张志辉和村民将在学好技术的前提下,扩大蜜蜂的养殖规模。
道路通,产业兴。“以前出行靠走、物流靠人,现在公路通到了家门口。”张志辉见证了家乡交通运输从人背马驮到公路运输的改变历程。这得益于贡山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四好农村公路”建设的实施意见》,持续补齐农村公路基础设施短板,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随着所有自然村道路的硬化,一条条扶贫公路叩开了全县建档立卡户的贫困大门,摇身变为百姓发家致富的“草果路”“山药路”“草莓路”……
独龙江乡美丽风景记者李欧摄
考虑到独龙江乡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中草药生长,张志辉于去年加入了板旺洛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种植黄精,谋求更多的经济收入。和刚毕业时相比,如今,他再也不用为交通不畅而为产品销路发愁了。
云南网记者李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