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初入职场的新人,还是职场失意的中年白领,在遭遇人生低谷时,常常会戏言“回村种地”。然而,“种地”并非轻而易举之事,其背后的挑战远超常人想象,特别是对于那些从未接触过土地的人来说。
农业,这个被视为“靠天吃饭”的行业,不仅面临自然灾害的威胁——瑞雪可能预示丰收,暴雨却可能冲刷掉一年的努力,还深受市场波动的影响。以白芨为例,这种作物曾一度价格飙升至元一斤,但如今价格已大相径庭,滑落至谷底。当前种植白芨,不仅难以盈利,甚至可能面临亏损的风险,许多农民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丰收的白芨烂在地里。白芨,亦被称为连及草,常生长于山野川谷等潮湿环境中。这种中药材在我国多个省份均有分布,如福建、广东、广西、江西和湖南等地。它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肺瘘、咳血等症状,其止血效果显著。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曾记载了一个关于白芨的传奇故事。一个身受重伤的死刑犯,在试用了一个由白芨末制成的方子后,肺部创伤竟被神奇地填补,止血效果令人惊叹。
此外,白芨不仅在中草药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还涉足化妆品、烟酒及观赏植物等多个领域。其市场需求量大,因此备受追捧。然而,过度采摘和人为破坏导致野生白芨数量锐减,生长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由于其生长周期长达四年或以上,自行恢复的速度极慢。为了保护这一珍稀植物,白芨最终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从普通植物晋升为二级保护植物。这也进一步推动了供需缺口的显著扩大。自年起,白芨价格开始急剧攀升,至年时,其价格甚至冲至每公斤元的高位。当时,一亩地干品白芨的产出通常能达到公斤左右,这意味着即便扣除成本,每亩地的收益也能高达10万元以上。这样的高额利润吸引了大量的种植户和投资者,白芨一度成为种植行业的热门选择。然而,市场的规律总是如此:当利润丰厚时,大量涌入者使得供需平衡被打破,价格随即开始下滑。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白芨种植户进入市场,供需缺口逐渐被填补,白芨的价格也开始了大幅度的下滑。
尽管市场上对白芨的需求依然旺盛,但价格已呈现出明显的下行趋势。据中国报告大厅预测,到年,白芨干品的价格有望降至每斤元以下。而实际农户出售的价格,恐怕会更低。当前,若新加入种植白芨的行列,投入与产出可能严重失衡,每亩地甚至可能亏损高达1万元。即便白芨丰收,也可能面临无人收购的困境。近期,中药材市场热潮涌动,众多中药材价格飙升至历史新高。然而,市场总是充满变数,农业从业者在考虑入行前,必须充分收集信息,审慎评估自身条件,以避免可能遭受的重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