茁壮成长中的西洋菜。汪敬淼摄
自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蓝坊镇结合镇域实际,立足特色资源,着力构建体现特色和优势的产业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走进蓝坊镇高思村西洋菜种植田,群峰环绕的连片山间谷地,西洋菜绿意盎然。每隔十几分钟,自动喷灌系统就会喷洒出一片水雾,滋润着西洋菜茁壮成长。据介绍,发展西洋菜种植是在蓝坊镇的指导下,高思村向村民集约田地用于打造高标准农田,打造好后租给企业,村委和村民都有田租收入,村民还可以在基地打工,实现企业发展和村民增收的双赢。
鲜绿田园公司管理人汤绍芳介绍,他们计划种植多亩西洋菜,目前已经种植了40多亩,长势良好。“高思村的水质、土地、气温、环境都非常适合种西洋菜。采摘之后我们将西洋菜销往香港、深圳、梅州市区等地,都非常受欢迎。我们向村民们集约了土地,并聘请村民来种植基地做工,采摘期有20多人在这里。”
蓝坊镇高思村村民汤月芬家里有3.6亩田租了出去,她也在公司里上班,“一亩田一年的租金就是元。我在这里工作了6年,一天工资大概是元,还有代班费。大家都说在这里工作都很好很开心,又近又可以带孙子。”
除了西洋菜种植,鲜绿田园公司还打造了药食同源产业基地、高思梯田休闲观光基地,通过油菜花、菊花的种植,打造季节性花海景观,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打卡,推动高思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而在与南磜镇交界处的蓝坊镇石中村,毛竹资源丰富。蓝坊镇聚焦“林下种植”特色,谋划首期竹产业建设项目,重点打造笋竹两用林、丰产竹林抚育示范区和竹旅融合精品游线,多渠道盘活利用原始竹林。
据蕉岭县蓝图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智勇介绍,竹山的集约已部分完成,目前正在进行的是竹山除杂、喷灌等基础设施建设、竹林提升改造及初加工厂建设。“接下来我们将按照竹林升级改造、路网全线贯通、游线规划建设目标推进,积极探索竹旅融合发展模式。”
据了解,蓝坊镇积极探索推广毛竹、“药食同源”、蔬菜、南药白芨等特色产业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促进一产接二连三,三产融合;围绕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生态文化旅游等各个环节做好“农业+”文章,逐步实现“农民有增收、村集体经济有增加、企业有效益”,绘就蓝坊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画卷。
南方日报记者陈萍
通讯员池涌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