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竹叶石膏汤补气生津的良方,治愈顽固口腔溃 [复制链接]

1#
北京安全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www.pfzhiliao.com/

竹叶石膏汤,这一经方虽不起眼,却在中医领域中占据一席之地。它源自《伤寒论》,由竹叶、石膏、半夏、麦冬、人参、炙甘草和粳米等药材精心配伍而成。这款汤剂不仅能清热生津,还能益气和胃,是治疗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胃气不和的良方。患者若出现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等症状,舌红少苔,脉虚数,竹叶石膏汤便可大展身手。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年方37,却已历5载口腔溃疡之苦。每逢三周左右,病痛便如约而至,四季更迭间,难得几日安宁。发病时,口腔溃疡之处往往不少于3处,而月经后的那段时间,更是她病情的易发期。五年间,她备受其害,且近日发病愈发频繁,遂求助于中医。

医家诊脉,见其脉象细数,舌质红润但少苔。细观之下,患者唇内侧黏膜、舌侧边缘以及颊部黏膜均布有溃疡点,边缘隆起并伴有轻度充血,溃疡面上覆盖着黄白色分泌物。患者自诉,口干口臭、口舌灼热疼痛之感常伴左右,因口腔溃疡而食欲不振,导致她乏力倦怠。

医家遂挥毫书方:淡竹叶15克,石膏(先煎)和麦冬各30克,生晒参10克,甘草6克,白芨20克。嘱其以三剂为程,每日一剂。患者用药后,口舌疼痛显著缓解,溃疡面大幅缩小。医家维持原方,再投5剂,患者口腔溃疡最终痊愈。为期三个月的随访中,病情稳定未复发。此医案最初载于年《新中医》杂志。患者就诊时脉象偏细,结合平时乏力症状,提示气虚。同时,舌红少苔脉数、口干口舌灼热疼痛,又表明阴虚有热。因此,气阴两虚的诊断得以确立。

患者病情常在月经干净后发作,因女子月经伤阴血,血载气,故气津两虚症状加剧。此时,医家采用淡竹叶、石膏、麦冬、生晒参、甘草和白芨等药材进行治疗。生晒参和麦冬补气生津,石膏、淡竹叶清热,白芨生肌以促进溃疡面愈合,从而缓解病情。竹叶石膏汤,由淡竹叶、石膏、生晒参、麦冬和甘草等药材精妙组成,其核心功效在于补气生津。这一功效恰与医案中患者的治疗需求高度契合,因此成为治疗口腔溃疡的理想选择。然而,原方中的半夏和粳米在本例中被省略。半夏虽能和胃降逆,但医案患者并无此症状,且其性质偏燥,可能加剧患者阴虚,故被舍弃。至于粳米,其使用与否对药效影响不大,因此也被排除在外。

总的来说,竹叶石膏汤在中医中属于清补剂范畴,其作用温和而持久,如细雨润物般悄无声息地滋养机体。虽然它不张扬,但却在默默中展现出其独特的实用性和可靠性,这一点值得我们深刻铭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